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何在

2005-08-13来源:中国旅游报阅读数:2427

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何在[中国旅游报2005-8-3]

 

为美丽寻找资本,让智慧创造财富

——走进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之三

 

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组委会招展招商部副部长

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计划发展处处长

蔡家成

 

  中国旅游投资及其在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巨大,同时,在现实中投资饥饿症又表现得很突出,如全国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旅游时反映最多的是缺投资,很多资源品位高、市场潜力大的旅游项目因缺少投资而没有得到及时开发,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也很大。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何在?

  认真分析起来,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首先不在投资供给不足。一是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社会的积累和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投资瓶颈基本消除,经济发展的投资制约基本消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出现了两次比较集中的投资过热现象。持续到21世纪初的投资过热,到了国务院要连续几年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房地产、冶金(钢铁和电解铝)、重化工领域是最典型的代表。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与中国人传统的储蓄偏好相结合,导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银行的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持续增加,以至于有专家对此有心忡忡,担心发生集中性挤提导致金融崩溃等,纷纷提出减少存款余额的计策,如提倡“消费爱国”、开放个人和家庭低线投资、改革住房分配制度等。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时,这种观点最为突出,目前已经超过13万亿元。社会上流传着“银行求着别人去贷款”的很多笑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银行资金供给的充裕。三是证券、房地产、家庭汽车等投资和居民大宗消费品市场的火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市场资金供给比较充裕。四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吸引外资的条件、能力和实际成效也都与以前大为不同,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首次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看好并正在大举进入中国投资市场。

  其次,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项目的资源品位和市场潜力不足及由此产生的投资商兴趣、动力不足。第一,作为文明古国、幅员辽阔的大国和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加上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地理运动,中国自然、历史、民族、社会等各类旅游资源品种齐全,类型多样,结构合理,分布广泛,高品位的世界绝品、极品、名品、精品资源众多。中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举世公认的,以致于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和绝大部分国家都为中国旅游的光明前景而深深鼓舞、吸引。第二,从国内来看,每个地区在通过资源普查或调查后编制出的旅游规划,有关资源的内容都非常突出。在日常工作中,从党政机关的领导同志,到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在说到本地区旅游时,对资源都是如数家珍,自豪、自信之情溢于颜表。第三,从旅游投资开发实践看,很多成功的旅游项目所依托的资源条件并不是最好的,但其不仅吸引到了所需要的资金,而且实现了投资目的,取得了很好效果。第四,旅游成为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行业和重要投资热点本身,就说明了我国旅游投资资源基础优越,环境条件良好,市场前景光明,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很强。因此,从实践看,旅游资源及其对投资商的吸引力也不存在问题。

  再次,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主要也不在于其他有关各方的积极性不足。除了资源项目单位作为旅游投资需求方和各类投资商作为投资供给方以外,对旅游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还包括政府、资源占用和管理机构、社区居民、社会舆论等。第一,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发展旅游。国务院在1998年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社会公认旅游是第三产业的龙头。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同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就业和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200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决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3个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产业、重点产业或加快发展产业。第二,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旅游项目是招商的重点。不分工作职能、向党政机关各部门分配年度招商引资任务指标,作为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工作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运用。以吸引外来投资为主要目标的各类开发区遍地开花,以至于国务院从2003年开始着手清理,则突出说明了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对吸引投资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第三,资源占用和管理机构都非常重视开发旅游。近年来,旅游工作中出现了限制、反对一些种类旅游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象,但认真分析起来,所有的旅游资源占用和管理机构都是欢迎并积极谋求进行开发利用的,限制、阻止的真实原因是利益分配格局变动可能导致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对的只是别人去开发利用。第四,社区居民非常欢迎和积极拥护旅游开发,原因在于社区居民基本都是旅游开发、发展的最大、最直接收益者。不仅城市和东部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居民积极拥护与支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发展,而且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广大乡村居民尤其欢迎开发和发展旅游,以至出现象盛大节日一样和黎民百姓箪食壶浆浓重迎接投资商的奇特场景。我国很多旅游项目都是在社区居民积极拥护、支持甚至力争下开发出来的,还没有耳闻目睹过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之初进行反对、阻止的,后来出现类似现象的主要目的也都不是反对开发和发展旅游,而是寻求利益分配合理化。第五,社会舆论是反映社会实际和人民呼声的,对政府和人民都积极支持的旅游业,我国所有的新闻媒体都非常关注,积极开展舆论宣传,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摇旗呐喊。

  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供给与需求各方、各环节之间缺少便捷、高效的联系、沟通渠道。实践中,旅游资源项目单位与旅游投资商已经建立有联系、沟通、合作的渠道,包括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投资考察交流活动、新闻媒体广告宣传、网络信息服务、主管部门推荐等,它们在吸引旅游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问题在于其效率、效益、效果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第一,这类方式的权威性、可靠性不足。资源项目所在地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更多地要考虑自身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对于投资商来说肯定存在目标不一致的地方。新闻广告宣传和网络信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第二,集中统一性不足。这些方式多为分散的单线联系,对于双方来说效率不高,花费多、效益低,与权威性、可靠性方面的问题结合,效果也难以保证。第三,没有做到资源共享和难以货比三家做取舍。分别进行的这些活动所获得的信息、经验不能及时交流和分享,对于投资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来说,要进行比较分析与优选也很困难。如果建立集中、统一、权威可信的旅游投资洽谈平台,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在效率、效益、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则就能够实现促进旅游投资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目的。